深圳为无人机行业 “撑腰”,这些政策你 get 了吗?

在深圳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,无人机行业正借着政策的东风,展翅高飞。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无人机产业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扶持,一系列真金白银、干货满满的政策不断出台,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。​

一、资金补贴,助力企业腾飞​

  1. 落户与扩产奖励:为吸引优质无人机企业扎根深圳,对于新落户(在本市经营不满 1 年)且经营范围涵盖 eVTOL(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)及大、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整机研发制造、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与商业运营等的企业,若实缴注册资本规模达 2000 万元以上,在完成第二年承诺的产值规模(营业收入不低于 4000 万元)时,可按实缴注册资本的 5% 获得不超过 2000 万元的落户奖励 。而对于已有低空经济企业,若新增项目总投资额达到 5 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或上市公司本地工业投资项目,按不超过项目实际发生的固定资产总投资费用的 20%,给予最高 5000 万元的资助 。例如,某无人机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新落户深圳,实缴注册资本 3000 万元,若次年顺利完成 4000 万元营收目标,就能获得 150 万元(3000 万元 ×5%)的落户奖励,这无疑为企业初期发展注入了一剂 “强心针”。​
  1. 研发与销售奖励:在研发端,聚焦航空器系统和飞行保障领域,鼓励行业上下游联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对获得立项的企业给予不超过 3000 万元资助 。当企业成功实现技术成果转化,其符合条件的首台(套)设备、首版次软件,按照一年内产品实际销售总额的 30% 给予不超过 1000 万元资助 。此外,对于销售类的低空经济企业,其营收规模首次达到 1 亿元、3 亿元、5 亿元,分别给予不超过 100 万元、300 万元、500 万元的奖励 。这意味着,一家专注无人机销售的企业,若年度营收突破 3 亿元,就能收获 300 万元奖励,有力推动企业拓展市场、提升业绩。​
  1. 运营补贴:在无人机运营方面,多条政策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。对在深圳开通低空物流配送新航线(起点或终点至少一个在深圳市内)的企业给予奖励 。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,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常态化运营(每年完成 5000 架次以上)的航线,每条新开航线给予一次性奖励 20 万元,首年企业年运营每增加 2 万架次给予 40 万元奖励,次年开始,对于企业新开航线、同比上一年总飞行架次增量部分按相同标准给予奖励 。大、中型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奖励标准更高,取得行业主管部门审批并常态化运营(每年完成 1000 架次以上)的航线,每条新开航线给予一次性奖励 35 万元,首年企业年运营每增加 2 万架次给予 80 万元奖励 。以一家运营小型无人机物流航线的企业为例,若一年内新开 5 条航线且每条航线飞行架次超 2 万次,仅新开航线奖励就能拿到 20 万元 ×5 + 40 万元 ×5 = 300 万元。​

二、产业配套,夯实发展根基​

  1. 场地支持:为解决企业发展的空间之忧,深圳各区纷纷出招 。大鹏新区对符合条件入驻坝光片区低空经济产业园的企业或机构,按不超过实际租赁金额的 50% 给予支持,补贴单价最高不超过 20 元 / 平方米 / 月,单家企业或机构每年最高不超过 300 万元 。盐田区划定区域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园,对入驻且满足特定条件的低空经济企业,按房屋实际租金且不高于市场指导价的 40%,最高不超过 30 元 / 平方米 / 月的标准,给予不超过两年的房租资助,每个企业年度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 50 万元 。这对于处于成长期、租金成本压力较大的无人机企业而言,大大减轻了运营负担。​
  1. 基础设施建设补贴:支持企业建设无人机测试基地、起降设施、充换电站、中转站等基础设施 。大鹏新区对建设纳入深圳市低空测试场规划,能提供专业化检测检验、适航取证等技术支持与公共服务,满足无人机试飞试验需求的无人机测试基地,给予建设及运营费用补贴,建设费用补贴按实际建设投入,总额不超过 3000 万元,运营费用按每年实际运营费用补贴,每年度补贴总额不超过 300 万元 。对于建设物流运输、商圈配送等无人机小型起降点、智能起降柜机、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企业,每套基础设施资助最高不超过 10 万元,每家企业每年度该项资助金额不超过 100 万元 。在深圳,一家企业若建设了 10 套智能起降柜机,就有望获得 100 万元(10 万元 ×10)的资助,推动低空物流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。​

三、人才培养,积蓄发展动能​

  1. 培训补贴:盐田区鼓励企业开展市场化直升机飞行员培训、低空无人机远程机组飞手培训、飞行器维修培训、航务及航空救援专业救生员培训等服务,对培训合格且取得相应从业资格执照的,按照执照培训费用的 10% 给予培训企业补贴,单个企业补贴金额每年不超过 50 万元 。这一政策激励企业积极参与无人机人才培养,提升从业者专业技能,为行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。​
  1. 打造科普教育基地:支持企业打造集航空器展览、教育、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宣传教育基地,对通过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资助或运营资助金额的,盐田区按 1:1 比例给予奖励 。对取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基地认证的,另外给予 10 万元一次性奖励 。通过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,不仅能提升公众对无人机的认知,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潜在的行业人才。​

四、创新鼓励,激发行业活力​

  1. 研发载体建设奖励:对经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应急管理部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国家部委(局)认定并设立在深圳的低空领域重点实验室、工程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,大鹏新区给予 50 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。对各类研发载体获得深圳市级奖励的,按照市级资助金额的 20% 予以配套资助,单个主体每年不超过 200 万元 。这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推动无人机技术不断突破。​
  1. 关键技术攻关资助:深圳鼓励企业开展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、软件开发、服务应用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(包括主控芯片、飞控系统、轻量化材料、动力电池、感知避障、信息安全、航空器识别及反制等),对于获得深圳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重大专项(重点项目)资助的牵头单位,大鹏新区按照获得市级资助金额最高 60% 给予资助,每个项目最高资助 600 万元 。在关键技术的攻坚上,政策给予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,助力企业攻克技术难题,提升产品竞争力。​

从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,到产业生态的全方位构建,深圳的无人机扶持政策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。这些政策不仅为现有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,也吸引着更多创新力量投身无人机行业。如果你也有志于在无人机领域一展身手,深圳这片政策沃土,无疑是理想之选 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客服电话
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。
取消
客服QQ
总经理
总经理